2021-11-20 10:44:00 来源:网络 阅读量:9985 会员投稿
“两个人的相遇就像两种化学物质的接触:如果有任何反应,两者会相互转化。”——荣格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——看到某人时,就有一种特别的“火花”——觉得自己和对方(伴侣、朋友同事)有着一种强烈的联系?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人际关系中的化学感应(Chemistry)。
大家最熟悉的人际化学感应,可能就是《红楼梦》里贾宝玉和林黛玉彼此初见时的反应:
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,心中想道:“好生奇怪,倒像在那里见过的,何等眼熟!”宝玉看罢,笑道:“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。”
如此神奇的反应,不仅出现在无数的诗歌、戏剧和影视节目。而且,化学感应(Chemistry)这个词,经常通过隐喻出现在体育和音乐,甚至在商业、学术和科学之中。
这种火石电光的感受最难讲述,回荡在在词语的空隙之中。
可是,无聊好奇的心理学家偏偏要研究人之间的这种化学感应,这不,罗切斯特大学的Harry T. Reis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Annie Regan、索尼娅·柳波米尔斯基(Sonja Lyubomirsky)就探索了这片心理学的未开垦之地,研究结果发表在《心理科学透视》上。
论文揭示了无处不在的人际间化学感应的价值,并且提出了人际化学感应的概念模型(conceptual model of interpersonal chemistry)。
图1:人际化学感应模型描述了一系列连接时刻(左侧)如何导致感知化学感应的认知、情感和行为成分(右侧)。字母A和B表示两个相互感应的人。Reis, H. T., Regan, A., & Lyubomirsky, S. (2021). Interpersonal chemistry: What is it, how does it emerge, and how does it operate?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.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.? https://doi.org/10.1177/1745691621994241
定义化学感应
人际化学感应,不只是各自的体验,而且远超过了他们各自贡献的总和。
由于相互感应的个体彼此分享了各自的目标和努力,又相互匹配,因此,人际化学感应需要一定的协调性(coordination),并且在(化学感应)的过程中相互支持。这就是人际化学感应的定义,除此之外,Reis及其同事的人际化学感应模型还强调了一些其他的特性:
■ 化学感应是一种新生的现象
化学感应来自于彼此之间的相互互动,而不是源自彼此的特征、期望或偏见。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网络的约会,往往难以仅通过线上的文字描述预测彼此之间是否会产生感觉(即,化学感应),同样,也没有科学证据证明约会网站中的配对算法的有效性。
■ 化学感应是关系的效应
化学感应可能与喜欢有关,但它的范围更广:它包含了一种与不同于其他感觉的、特定的特殊的关系。
■ 化学感应往往是具身性的
有些化学感应是非言语的、甚至是意识之外的。这些方面包括眼神交流、面部和身体表情的模仿以及同步动作。人与人之间的化学感应也可以在身体内部感受到。
■ 化学感应与其他高质量的连接不同
与家人、朋友、同事甚至恋人的关系可以是富有成效和令人满意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产生化学感应。同样,强烈而直接的身体吸引可能与化学感应结合在一起,但是,化学感应具有独特的特征。
“当音乐家们彼此有感应时,我们能感觉到。当他们单独表演时,一些特别的东西就缺失了。”——电影视觉特效总监凯文·伯杰
体验化学感应
Reis及其同事的人际化学感应模型规定:化学感应包括了行为(即,“看起来像什么”的化学感应)和感知(即它“感觉像什么”)。
该模型认为,化学作感应的行为部分与一系列的互动有关。
两个(或多人)在互动过程中表达情感、需求、欲望或目标,并得到理解、欣赏和支持。这些行为反过来又会让人们体会到彼此的化学感应,包括感知,认知(共享的身份认同)、情感(积极情感和吸引力)和行为(感知目标相关协调)的化学感应。
因此,体验感应感应需要真实的互动。Reis和他的同事排除了人们可能在“零熟人”或仅仅通过意识到他人的品质来体验化学感应的想法。相反,他们认为,化学感应与你来我往的反复交流有关。
Reis及其同事写道:“随着互动周期的展开,彼此之间的行为往往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同步性(例如,语言匹配、非语言同步、表达相似的想法和想法)”。
研究人员提出,这种表达反/应的行为序列通常会自发地迅速展开,因此,化学感应在第一次互动中就可以感受到。研究人员相信,在人们感受和观察到持久的化学感应之前,彼此之间的连接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了。
人们性格中的某些特征和目标,也会影响化学感应的发展。
例如,有魅力、热情、自信的人往往更讨人喜欢,这些都可以促进化学感应的产生。个人目标也可能影响化学感应体验(例如,渴望一段新的关系或招募一位新成员)。
最后,人际化学感应模型认为,个人将自己的思想和信仰投射给他人的时候,会影响人们对化学感应的感知。而且,这种投射最具影响力的时候,可能就发生在对方开始和投射者建立了一系列连接的时候。也就是说,这种投射,往往出现在一段关系早期,或者是瞬间的、瞬间感受到化学感应的时候,或者只有一个人能感觉到的时候。
研究化学感应
为了支持他们的人际化学感应模型,Reis和同事回顾了相关研究,并确定了构成化学感应成分的主要和次要结构。下表总结了他们的分析。
表一:现有文献中与化学感应有关的主要结构和次要结构
化学反应模式元素 | 主要结构 | 次要结构 | |
1)反复连接的时刻 | · 对伙伴反应的感知· 融洽关系中的相互关注部分· 正共振· 相互喜爱· 高质量的心流连接 | · 融洽关系的积极情感· 吸引力 | |
2)A和B的个人特质和目标 | · 个人差异魅力 | · 心流 | |
3)对共同身份的感知 | · 相似性· 互补性· 将他人纳入自我 | · 融洽关系的同步成分· 移情· 信息素 | |
4)对他人的情感积极性 | ·融洽关系的情感的积极成分·吸引力·火花 | · 信息素· 个体差异· 魅力· 相互喜爱· 相似性· 互补性· 移情 | |
5)目标相关活动的一致性 | · 融洽关系的同步成分· 相互依存理论 | · 融洽关系中的相互关注部分· 心流· 相似性· 互补性 | |
6) 投射路径 | · 预测· 移情 |
Reis及其同事写道:“化学感应与心理学学科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经验结构重叠。”
因此,他们的模型是综合性的,他们希望他们的文章“作为一个跳板,促进横向、纵向和实验性的工作,更加具体的了解化学感应。”
他们补充说,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化学感应产生、发展和维持的时间动力学;其发生的条件;以及影响它的个人和环境因素。